高校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职责使命,是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成为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重任。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全面贯彻党的劳动教育方针,以社会实践为依托,连续10余年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开展“专业+”劳动教育,与企业共建了3个劳动教育基地。
2022年暑假,学院持续推进“专业+”劳动教育工作,成立“跃起劳动”实践队再次深入企业调研,强化校企合作,由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兰天、副院长陈海永带队,包括人工智能系副主任刘洪普、智能控制系副主任张满囤和副主任陈鹏、计算机系副主任汪鹏、产教融合办公室主任张健楠和副主任张潍、院团委书记张茜茜以及13名学生代表在内的实践队以“劳动育人,智能创新”为主题,前往华苑产业园区、石家庄高新区和国械堂产业园进行产学研调研,实地走访了鲲鹏生态创业中心、天津沐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大科雅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默里科技有限公司、森斯泰克河北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神玥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易耀科技有限公司等,并与天津沐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大科雅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神玥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个企业建立劳动育人实践基地。
劳动育人,理论赋能
在工大科雅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件应用部总经理何永来向实践队员介绍公司最新一代供热系统时如是说:“基于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供热全面解决方案可以理解为是用AI技术赋能城市供热,是一种依托计算机软件的新型供热系统”。何经理的分享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所学专业知识带给社会的价值,在知识应用中感悟劳动带来的价值感。实践队员宋一涵感叹:“我体会到了创业之艰辛,匠心之坚守。劳动育人实践活动不仅仅需要身体力行,还需要理论认知层面上的提升。通过与业内人士的交流,我的收获绝不是课本所能提供的,唯有躬身入局,方能寻得解题之法。”
河北神玥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客户满意、员工快乐、坦诚真实、信任包容”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让实践队员印象深刻,感受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优秀品质,以及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校企双方针对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导师互通、协同创新等合作方向展开了深入研讨,达成了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意向。
天津沐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创始人陈应刚从适应行业发展角度对学生人才培养提出了优化建议:一是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二是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设计能力,赋予产品新的可能;三是提高审美能力,感受艺术熏陶,赋予产品美感;四是增强文档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做好文档工作与理清思路、高效沟通息息相关。
劳动育人,实践赋能
在爱默里科技有限公司,上手实操地下水检测系统时,实践队员感慨“地下水检测在我的意识里面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没想到其检测工序的如此复杂,对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要求如此苛刻”。参与实操的邵一格在结束后说:“其实在操作过程中有一股气流喷射到了我的脸上,我深知操作不容一丝错误,就不敢懈怠。我相信在真正的工作中,每一环节都十分重要,我要做好螺丝钉的作用,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作为一家以创新为企业特点的科技公司,爱默里始终保持每年研发2-3款新产品的研发速度,保证了企业始终走在行业前列,让实践队员们切身体会到了实践创新是如今的第一生产力。
河北易耀科技有限公司一项正应用在生产线上的精密设备吸引了实践队员的目光。将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算法运用于实际生产线的场面大大激励了在场学生,实践队员宿辰彬表示:“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更加刻苦地深耕科学文化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助力专业知识与生产需求的紧密结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仍然存在缺内容、缺渠道、缺载体、缺路径的突出短板,“两眼不看劳动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成为了部分大学生的真实写照。此次实践,让实践队员切实感受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呼吁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劳动教育实践工作中,将专业知识、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结合在一起,推进校企合作,深化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实现科学知识与劳动实践的完美结合。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更加刻苦地深耕科学文化知识,夯实专业基础,助力专业知识与生产需求的紧密结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行,不仅是一次圆满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一次让团队队员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生活的窗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行,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积累了“产教融合,劳动育人”的经验,同时也响应了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提出的“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计划。在未来,我院将坚持以实践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产教融合为平台,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深入探索“专业+劳动教育”的新范式。